楊書健
Victor Yeung
安泓投資有限公司創辦人兼投資總監,前領盛投資管理的亞太區證券部董事總經理,曾於紐約的摩根士丹利及美國運通工作,另著有多本以房託為主題的中英文書籍。
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擁有特許財務分析師資格及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的資深管理會計文憑。
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擁有特許財務分析師資格及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的資深管理會計文憑。
住宅商用地產大不同
無論是住宅還是商用物業,地產價格最終都受制於經濟循環。經濟環境不好,所有地產類別都不會做好。不過兩者實際操作亦有差別,不宜混為一談。住宅照顧民眾生活,實際上屬於消費品。而商用房地產的需求基於商業考慮,如商場租戶只有在盈利有望的時候,才會繼續租用商場舖位。故此,商用房地產的需求,可以由各經濟數字估算出來,但住宅需求,卻牽涉更多個人因素。尤其像香港一類型的國際城巿,高端住宅也許類似藝術品,部份需求來自「物以罕為貴」的心態。因為投資心態有所不同,所以住宅和商業地產亦往往有不同的投資周期,不會一同升跌。
界別興衰步伐不同 別劃一作準
香港地少人多,住宅和商用物業的供應都來自於極有限的土地供應,彼此競爭搶地,價格才會同升同跌,反而是特例。在外國土地資源較多,不同類型的房地產項目能找到合適土地。例如物流物業,自然地會以巿郊土地為主,甚少會直接跟辦公室投資者直接競爭。
而且因為各類房地產服務不同界別,界別榮枯往往不同步,所以樓價未必會同時升跌。例如辦公室需求來自白領工作數目,商場盈利來自零售額,酒店需求來自旅客入境數目。雖然這些數據都受整體經濟影響,但是這些類別,卻可以表現各異。香港過去兩年,辦公室租金持續上升,但零售租金逐漸回落,就是表現不同的例子。
香港以外,澳洲和新加坡現時亦經歷類似情況。兩地住宅樓價,都開始逐漸回落,短中期表現,未必理想。但是兩地的辧公室租金,去年仍有上升,反映實體經濟活力仍在。現時再考慮投資這兩個經濟體,或者應該優先考慮商業房地產。
此欄文章的觀點均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