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更加應該買大灣區樓?
之前一連三篇專欄解釋過限購、限價及限售等措施,相信讀者對國內樓市調控政策已有初步認識。今次則希望與大家分享一個較嚴肅的近期熱話。
最近的內房投資課上及與傳媒見面時,大家都不約而同談到一點,就是大灣區內房投資正在當頭起,港人最愛的中山、珠海和佛山的樓盤甚至炒得火熱,為何政府反而會選擇在這時候逐步開放這些城市的限購限價政策?此外,亦有很多朋友希望我可為中美貿易戰對大灣區發展及當地房產投資的影響多作解說。
眾所周知,貿易戰其中一個重點,是美國因要「懲罰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故貿易代表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關稅。外界認為,此舉將嚴重打擊中國經濟。我認為萬一情況真的如此,其中一個可對衡美國對中國制裁;紓緩出口減少對經濟影響的方法,就是中國要立馬加大內需,以13億人口的需求穩定局面,支撐日後發展。
熟悉我的人或者都聽過,我一直都以「中國未來十年唯一最大發展計劃」來形容「大灣區」,而在貿易戰之下,大灣區發展就更重要。大灣區發展的最基本概念,本就是要將「九城兩特」無縫連通起來,促進區內人口、技術、經濟及貿易等互聯互通,說白一點是靠生意、旅遊及居住等實際往還來產生協同效應,想問一句:這不是在搞內需是什麼?
說穿了,內地政府從計劃的第一天起,就是要利用大灣區作為整個中國內需的引擎,只是途中突然多了中美貿易戰這個變數,頓時就令計劃變得更加炙手可熱。我認為,貿易戰未來仍會膠著一段長時間,而為了令大灣區這引擎運作得更順暢,未來區內的開放政策、優惠條件只會增不會減,正如內地近期頻頻有新政出台,如放寬持回鄉證港人享用內地公共設施等….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也明白,為何大灣區房產投資正在當頭起,各省各市的樓盤也炒得火熱,但政府仍然會放寬限購限價等政策,某些地區更連最深入的禁區 —-「住宅」也逐步開放。因此,我認為雖然正值貿易戰,但大家都不需過份憂慮,反而應該加快腳步,把握逐步開放市場的良機,到大灣區尋寶。根據最近的觀察,不少發展商也努力迎合政府的「內需」主旋律,主動加推新產品,減少持貨,而且價錢還沒大變動,故在這裡我只有一句建議:大家一隻眼繼續留意貿易戰發展;另一隻眼看準時機入筍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