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維傑
Stephen Chung
擁有數十年地產發展、投資及管理經驗,現為卓凌策略榮譽顧問,主理分析事務,亦是 www.Real-Estate-Tech.com 網主。
父幹買樓風險高?
今期暫停談及多倫多或加拿大房地產市場,就着父幹替子女買樓是否從家庭角度看必定是風險高之投資作粗略探討。
簡單答案是: it depends,視乎父已持有之物業市值多少,子/女欲購的物業又需多少。父物業比子物業越貴,通常問題不大,兩者物業的市價相約的要小心,子物業比父物業還貴的就真風險高了,不過相信這種情況不多,孝順子(女)於這境況應邀請父(母)往其貴宅齊住。
當然,一般家庭群組還會/可能有現金積蓄、股票、基金等資產以及經常收入(憑打工、營商等),但為簡化計算,以下舉例假設父只得其住宅物業來替子購買家居,且子連首期都欠缺:
A) 父物業值3000萬,無借貸,子欲買1000萬住宅單位 = 無論是全由父用其物業重造按揭1000萬給子買樓,又或父只按500萬而子又另按500萬等來買,整個家庭群組(父和子 in this case)將共置入4000萬物業,當中一千萬是貸款,即佔25%,而淨值3000萬。 萬一經濟下滑導致樓價跌半,原來4000萬物業變得只值2000萬,父及子皆會心情不好,但物業組合仍算健全,2000萬減一千萬貸款依然有1000萬淨值。就算要被迫賣出,都仍有千萬可「搣」。
B) 父物業值1000萬,無借貸,子要購1000萬單位 = 就當父重按500萬,而子另按500萬,即父和子共將擁有2000萬物業,當中1000萬是按揭,即佔50%,淨值1000萬。相信不須多講,這對父子要求神拜佛經濟好,樓價不可出現大調整。
總結就是(較)富爸通常不會因為子購住宅物業而面臨財困,不那麼富爸則要小心考慮家庭財政風險。
此欄文章的觀點均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