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kako Okuyama
奧山千香子
Chikako Okuyama

日本團地樓的好與壞

有電視節目介紹日本的團地樓,並與香港的公屋相比較,兩者有點相似,但日本的團地有其獨特的發展歷史。

網上圖片

團地樓給人的印象,是很老土及過時,二次大戰後,為了配合經濟發展,日本政府及地方團體,開始研究「勞動者向集團住宅計劃」,這計劃於1936年已經有人提出,不過到付諸實行,就要等到50年代。這些團體住宅密集地興建,外形極為單調乏味,不過勝在價錢低廉,日本都市化過程之中,不少家庭都搬到團地居住,即所謂的「團地族」,丈夫是在外工作的企業戰士,妻子是全職家庭主婦,這種家庭結構後來衍生出不少影視題材,在此不贅。
 
團地單位當然不是甚麼豪宅,2房單位為主,基本設施包括沖水馬桶,浴室,開放式廚房及陽台。1960年-70年代間興建的5層高團地樓,是沒有電梯的,腳骨力少些也不行,如果想舒服一點,可以揀6層及以上的團地樓,就有提供電梯。
 
來到2000年後,團地樓的住宅老化,居住的人亦高齡化,加上團地樓多數是「Barrier Free」,無欄無閘,治安有些不妙,所以價值不高。但其實不少團地單位經過裝修後,亦可煥然一新,而因為樓價低,亦成為日本年青一代的上車之選。

此欄文章的觀點均來自作者,不代表本網立場。